刘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兴海县河卡滩新能源基地,工人正在安装光伏板。


  天合光能青海基地拉晶车间。本报记者刘杨摄

  8月的青海风光大基地艳阳高照,光伏板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像蓝色的海洋。青海“风光”资源丰富,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海成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阿特斯、晶科能源、高景太阳能等光伏头部企业集聚于西宁市湟中区上新庄镇,产业链集群效应凸显。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进西宁南川工业园区,实地探访天合光能青海一体化基地,亲历“拉晶-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天合光能在西部建设全产业链光伏生产制造基地和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构建稳定可靠的零碳能源体系,助力打造青海“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智能化提升效率

  加热、熔化、拉晶……在12万平方米的单晶硅生产车间,768台单晶炉整齐排放、有序运转,天合光能青海一体化基地一派繁忙。

  “这是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单晶炉设备,生产N型和P型两种市场主流产品。”天合光能(青海)晶硅有限公司拉晶业务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

  在单晶炉设备工厂,AGV小车(自动导向叉车)随处可见,智能化已成为光伏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的产线已全部实现自动化,AGV小车按照规划好的路径和区域,对货品实现自动运输,可以智能识别障碍物并进行躲避。智能化使得一线工作人员逐渐减少,可以节约大量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公司实现快速扩产。”上述业务负责人称。

  电池车间几乎没有员工。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电池业务负责人陈宝东告诉记者,整个电池车间大概有150台AGV小车进行智能搬运,通过智能联网进行调配,从原材料调配到产品包装入库全部由AGV小车完成,实现自动化生产。

  陈宝东介绍,该工厂生产的210方形电池片是目前业内尺寸最大的电池片,利用选择性发射激光掺杂技术,产品效率进一步提升。此外,天合光能还开发了背面微结构反射器,太阳光照射到背面后,也能被硅片吸收,效率提升25%。组件功率越大,单块光伏板的发电量越大,光伏系统及度电成本越低。

  大力发展“板”下经济

  在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记者看到一块块光伏板逐光而列,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像蓝色的海洋,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青海立足资源禀赋,建立“牧光互补+水光互补”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探索出一条光伏生态园和藏羊养殖产业相结合的新路子。

  “在戈壁荒滩,夜间光伏板上会凝聚水分,白天太阳出来后,水珠会顺着玻璃滴下来,让荒地长出草,农民可以养羊,极大地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陈宝东告诉记者。

  8月18日,天合光能在青海一体化基地宣布,至尊N型700W+组件提前实现量产。至此,天合光能成为业内首家实现TOPCon组件量产功率突破700W的企业。“兴海县50万千瓦光伏基地用的就是至尊N型700W+组件。”天合光能技术助理副总裁、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奕峰对记者表示。

  为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探索能源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系统全面、通盘谋划,围绕互利共赢原则开展多元化能源合作。《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提出,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西宁抓住机遇,提出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光伏产业集群。

  青海的风能、水电、光伏资源丰富,电价相对较低,适合开展上游产业布局。“在青海开展一体化布局,组件生产出来后可直接服务于当地客户,降低运输成本。”陈奕峰表示,公司的理念是产品产于西部,用于西部,就地消纳。

  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2022年7月,计划投资500亿元的天合光能青海光伏全产业链项目在西宁开工建设,包括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等。

  “在南川工业园区,20GW拉晶、5GW硅片、5GW电池、5GW组件项目已投产;甘河工业园区项目正在建设。”陈宝东介绍,青海光伏产业链存在缺口,主要是组件环节不足。而天合光能一体化项目实现了从多晶硅到拉晶、切片、电池、组件的全产业链覆盖。

  今年2月17日,天合光能青海基地第一根单晶拉棒下线;4月,天合光能首期5GW光伏组件项目正式建成投产;8月初,天合光能青海大基地年产5GW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下线。天合光能由此实现了从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项目的贯通。

  天合光能有关负责人表示,天合光能在青海的光伏产业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规模,解决就业9500人。天合光能为青海光伏产业发展实现多个“零的突破”,填补了多项光伏产业空白。

  青海发展清洁能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海80%以上区域全年日照时间平均在2300小时以上,有的区域甚至超过3000小时。同样一块光伏板,装在青海能发更多的电。

  近年来,青海省加快把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省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电力装机4468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4075万千瓦,占比达91.2%。西宁海关数据显示,青海省2023年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5.9亿元,同比增长19.2%。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倍。

  此外,阿特斯、晶科能源、高景太阳能等头部光伏制造企业先后落户青海,青海形成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完整的产业链。“青海是我从事光伏产业梦想落地的地方,青海新能源发展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参与了。”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说。